路南区残疾人自强模范、最美助残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人选公示
根据路南区委、区政府《关于评选表彰路南区残疾人自强模范、最美助残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的通知》(路南办字[2016]13号)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区残疾人自强模范、最美助残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推荐工作。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按照评选表彰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经各单位推荐,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初审,现对拟表彰的冯可欣等10名同志“路南区残疾人自强模范”、陈建春等9名同志“路南区最美助残人”、边万贺等10名同志“路南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予以公示。
一、公示时间:2016年5月5日-5月9日。
二、公示方式:在路南区残疾人联合会网站上公示。
三、反馈方式:公示期限内如有意见,请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活动办公室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需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提倡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反映问题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联系人:刘 华
联系电话:0315—7232552, 0315—7232553
传 真:0315—7232552
电子邮箱:lunanqucanlian@163.com
附件:路南区残疾人自强模范、最美助残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名单及简要事迹
附件1:
路南区残疾人“自强模范”人员
(共10人)
冯可欣,女,汉族,2004年6月出生,肢体一级残疾,和泰里居民,小学六年级学生,患先天运动功能障碍疾病。虽然每天靠妈妈抱着上学,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她刻苦学习,各科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喜欢书法,不辞劳苦进行练习;她想减轻家庭负担,每天艰苦锻炼站立行走……2013年荣获丰南区“十佳少年”、“自强不息道德模范”;2014年被授予“善行河北——追梦少年”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 2015年月被评为唐山市“最美少年”;她的书法作品在2012年第八届“爱我中华全国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大会”评选中荣获“国星奖”,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21个。她身残志坚,勇敢地面对人生,用执着和顽强,书写了一个女孩瑰丽的梦想。
李冬梅 ,女,汉族,1963年1月出生,肢体二级残疾,文北街道居民,路南区轮椅网球运动员。她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高位截瘫残疾人。多年来,她以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凭着坚强的毅力,刻苦训练,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1986—2014年她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羽毛球比赛金牌,在日本轮椅马拉松比赛、加拿大国际轮椅田径锦标赛、北京远南运动会、泰国远南运动会、悉尼残疾人奥运会、全国残疾人全国运动会以及省残疾人运动会,共荣获奖牌42枚,多次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9年李冬梅荣获振兴唐山三等功,她用坚强毅力谱写了人生乐章。
李柏青,男,汉族,1983年3月生,肢体一级残疾,福乐园居民,路南区轮椅网球运动员。他在10岁时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双腿。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凭着自己的优势研究学习网球新式打法,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刻苦训练,坚韧不拔,成为网球场上的一员猛将。2005至2015年分别荣获泰国、德国、瑞典和法国轮椅网球公开赛单打冠军,全国轮椅网球锦标赛、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单打冠军和双打冠军、季军。十年来,荣获国家级奖牌20枚,省级奖牌2枚。虽然生活带给了他诸多磨难,但是他将苦难转化成前行的动力,靠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奋勇争先的勇气,书写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人生篇章。
李仕军,男,汉族,1976年7月生,肢体四级,稻地镇居民,仕军汽车修理部负责人。他因车祸左小腿截肢的他没有被厄运压倒,反而自强自立,先后从事瓦匠工、家电修理工等职业,用微薄薪水养家糊口。他从不气馁, 2001年他借款在稻地镇开办“仕军汽车修理部”,由于他的用心服务和诚信待人,附近村民慕名到修理部免费学习技能。由于他不懈努力,2006年全部还清了欠款,在唐柏路自建200平米底商500平米维修车间,创办“仕军汽车修理厂”,2011年在205国道三角地开设汽修分厂,安置就业19人,深受群众的赞誉。
刘瑞久,男,汉族,1963年9月生,肢体三级残疾,稻地镇居民,陶瓷绘画师。他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三级肢体残疾人。作为唐山地区最重伤员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接见。康复回到家乡开始了对绘画艺术的研究与学习.取得了傲人的成绩。1986年25岁举办个人画展;1990年参加了第一届唐山市残疾人代表大会。受到了时任残联主席邓朴方的亲切接见;1991年作为丰南县残疾人代表大会主席团委员发表演讲;1992年任唐山市康民食品厂副厂长.2004年接受丰南电视台《天南地北丰南人》栏目组采访。现任唐山凤祥壁画厂艺术总监的他,继续着对绘画艺术的最求。
王丹,女,满族,1982年1月生,肢体二级,建国里居民,编织教学老师。她1995年患系统性斑狼疮,因长期服用激素类药,导致双侧骨股头坏死,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二级肢体残疾。十几年来,顽强与病魔作斗争,在病榻上坚持自学初中课程,自学了上网打字、平面设计和电脑动画软件使用,独自制作了许多电脑动画小短片。为减轻家庭负担,王丹与母亲一起学习钩织童鞋、手机小挂饰等,并一起联系出售,用自己辛勤劳动获得收入。因为她的勤奋好学,技能过硬,现被市残联聘请为编织教学老师,定期为残疾学生上课,教残疾人学员230多人次。
王平,女,汉族,1984年9月生,肢体二级残疾,友谊里居民,路南区轮椅羽毛球运动员。因先天性脊膜膨出症,她从小不能走路,只能依靠轮椅生活和出行。多年来,她克服重重困难,刻苦训练,坚韧不拔,成为运动场上的一员猛将。自2000年开始参加比赛,连续参加5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共获奖牌9枚。此后还参加了马来西亚轮椅网球公开赛、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2015年国际残疾人羽毛球中国公开赛、2015年世界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英国)等,共斩获奖牌20余枚。虽然生活带给了他诸多磨难,但是她将苦难转化成前行的动力,靠着坚强不屈的毅力,奋勇争先的勇气,书写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人生篇章。
王久富,男,汉族,1970年10月生,视力一级残疾,文北街道居民,路南区双富盲人按摩店法人代表。2004年,白手起家,克服各种困难,成立双富盲人按摩院,他创业不忘其他残疾人,带领部分视障朋友共同发展盲人按摩事业,先后吸纳近200名残疾人在本店免费学习按摩技能,推介170名视障朋友到山西特教学校、北京联合大学河南针灸推拿学校、唐山教育中心等深造学习,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其中自主创业就业残疾人73人,2013年他荣获路南区“自主创业明星”。自开办按摩院以来,先后免费为残疾人康复按摩300多人次,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
杨星,男,汉族,1989年5月生,肢体一级残疾,立新东楼居民,路南区星愿教育托管中心创办人。他患有先天性小儿脑瘫,靠轮椅和双拐行动。2007年,他创办了唐山首家由残疾人自主创办的公益爱心助残网站—星愿爱心网,已有上百位残疾人得到了帮助。2012年,开始创办小学生辅导班,帮助残疾孩子共圆一个上学梦,目前有4位残疾孩子在星愿学校免费上学,从教学到食宿都组织爱心人士悉心照料,他还组织老师对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先后为丰润革命老区大旺庄小学捐书3500余册。几年来,“星愿爱心网”被唐山市委宣传部评为2009年度唐山十大文明网站之一,杨星荣获2013年度感动唐山十大爱心人物之一,被评为“最有故事的唐山人”,被评为路南区2013年度残疾人自主创业明星。
姚翠芹,女,汉族,1954年2月生,肢体二级残疾,惠民园社区居民,作家。她在大地震中不幸被造成高位截瘫,在与疾病顽强抗争的同时,以超人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文艺演出、绘画和多项社会活动,并取得惊人成就。1983年为唐山中外来宾演出数百余场;为唐山市康复中心的建立,与病友一起筹集善款32万元;1984年参加中国第一届艺术节,荣获民族唱法一等奖;2004-2013年间发表百余万字四部散文集;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为纪念抗震38周年,成功录制《清泉流韵》歌曲光盘。
附件2:
路南区“最美助残人”人员名单
(共9人)
陈建春,女,汉族,1970年1月生,唐山市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她始终将帮扶关爱残疾人作为一项社会应尽的责任来抓,积极协调各部门着重录用和培养残疾人。她提出了“残疾人是企业重要人力资源”的理念,使残疾人树立自强信念,协调安置残疾人27人。在培养、使用残疾人过程中,她汇集整理残疾人的各种资料,积极组织本单位上岗技能培训,采取传帮带方式,量才使用、人尽其才,使众多残疾人胜任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常振路,男,汉族,1972年9月生,赵庄小路超市法人代表。他现经营一家小型超市,每年春节、助残日来临之际免费为社区内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日用品、粽子等“爱心礼包”,平时哪个困难残疾人需要帮助,他登门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实施辖区内困难残疾人商品优惠活动,特困残疾人免费资助。2013年以来,他走访慰问社区困难残疾人200多人次,发放爱心礼包100多份,价值5万多元。
刘索生,男,汉族,1955年生,唐百宏兴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心残疾人事业,履行社会义务、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障金,积极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到企业工作57人次,在工作岗位、工资福利等方面均给予特殊照顾;每年拿出5000元设立助残基金,关爱帮扶残疾人,十几年来已累计发放助残款8万元。
刘贺臣,男,汉族,1963年7月生,唐山市金匙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1年主管荷花坑市场以来,始终对市场内的残疾人给予关爱和照顾。为了减轻在市场内经营并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他在市场内特别设立了“爱心助残摊位”,凭借这块“爱心牌”,可以免交设施费和物业费。十几年来,安置残疾人12人次,累计减免残疾人经营户各项费用达50余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荷花坑市场形成了以“关爱残疾人、帮扶残疾人”为荣的良好风气。
李文立,女,汉族,1965年9月生,河北香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创建福利企业河北香宇食品有限公司,20多年来李文立始终没有忘记一名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尤其对残疾人更是厚爱一层,使残疾职工实现了自身价值,已安置下岗职工5000余人,为72名残疾人安置了相应的就业岗位,捐款捐物50余万元。
李雪青,女,汉族,1973年1月生,中共党员,唐山百货大楼集团企新购物广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
她十分关心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方便残疾人士购物,协调在商场出入口设置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和绿色交款通道,并配备了10辆助残轮椅,组建了助残志愿者小分队,为残疾人士提供服务;设立残疾人爱心帮扶窗口,帮其免费送货,免费邮寄的服务,使其足不出户购买到如意商品;定期到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截瘫病人,帮助其打扫卫生,和他们一起包饺子,送去企业的温暖和爱心;每年春节,走访慰问路南低保残疾人40多户,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价值2万余元。
王世民,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海神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北西楼社区志愿者,助残20多年来,无私资助社区残疾人及社区弱势群众,帮数百名残疾人就业或自主创业,通过帮残疾人跑办手续、咨询优惠政策,先后帮残疾人创办了20多家企业;通过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让残疾人学会修车、修鞋、配钥匙等技能,帮数百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资助42位残疾人,自2008年至今,他每年都会将2万元左右的资助金按照300元、450元、600元的标准,分别送给42位残疾人。
余加有,男,汉族,1981年6月出生,中铁一局二公司人事资源部部长。他多渠道协调筹措资金对残疾人实施关爱救助。2013年全国助残日期间,慰问困难残疾家庭70多户;2014年春节,为全区30名农村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家庭每户发放600元爱心救助款,共计1.8万元。2016年1月,协助残联参加了“特别关爱”春节慰问居家托养人员活动,为友谊社区、惠民道社区、梁屯社区、学南社区34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家庭共发放2.04万元爱心救助款,使广大残疾人备受感动。
张淑敏,女,汉族,1954年12月生,小山街道联合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她把辖区每一位残疾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15年来用实际行动默默关爱残疾人。特别是对残疾人张冠爱百般呵护,她几乎每天都到其家中巡诊、看护,直到老人离开人世。张淑敏对境内93名残疾人、16名精神病患者了如指掌,经常入户进行康复指导,深受社区居民赞誉。2013年被评为唐山市十大名护。
附件3:
路南区“最美残疾人工作者”人员名单
(共10人)
边万贺,男,汉族,1979年6月生,中共党员,稻地镇残联专职干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肯干、不辞辛苦,为残疾人工作风雨无阻。1000多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康复需求、就业需求、医疗需求他牢记于心,在千头万绪的残疾人工作中自主研究便民方法,成为残疾人工作的活字典、计算器和及时雨,深得残疾人爱戴和赞扬。对特殊困难的残疾人他争取给予更多的特殊关爱,对不符合救助政策的残疾人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用他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残疾人。
韩丽,女,汉族,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路南区女织寨乡残联专职干事。13年来,她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之情。残疾人有话愿意跟她讲,有困难找她帮,都把她当成贴心的“家里人儿”。她为17名重度残疾人申报了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并为60名困难家庭的精神残疾人申报了免费服药医疗救助卡、发放助残器材和救助金。并成功组织残疾人参加残疾人就业推介会,使全乡36名残疾人实现再就业,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生活质量。
李丽英,女,汉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副院长。她从事助残工作25年,细心贴心,是地震截瘫人员“身边的志愿者”。她努力践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亲自办理涉及到截瘫伤员的补贴资金、保险缴纳等工作,准确把握残疾人休养员的心理,第一时间将补贴资金送至院内服务对象和康复村院管截瘫伤员床前,多年来从无差错。她又是残疾人的“记事本”,谁的床上帘子坏了、哪个房间的呼叫器不灵、哪个病区的桌椅损坏,从休养员的一件小物品修理到整个院内物品管理,从小件物品采买到全院配套设施安排,大事小事,她都记在心里,耐心逐一解决,深受截瘫人员的欢迎,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记三等功及嘉奖。
唐谦,男,汉族,1984年8月生,中共党员,小山街道办事处民政科长、残联理事长。他是区青年岗位能手、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他也是谦谦君子,从事残疾人工作和风细雨,温暖如新。在工作中他把残疾人的人格和尊严放在首位,始终尊重他们、呵护他们,谁家有困难,他马上出现在谁家,哪个残疾人思想有波动,他和残疾人朋友促膝长谈,心交心地开展残疾人工作。他注重打造残疾人工作品牌,境内花园里社区残疾人工作“关爱无极限”成为残疾人工作的亮点。他送残疾政策上门,送康复器具上门,送慰问物品上门,以满腔热情服务残疾人,赢得了广大残疾朋友的喜爱。
马秀霞,女,汉族,1968年8月生,中共党员,唐山市路南区培智学校校长。她把孩子们快乐当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她对这些折翅的天使用心去呵护。她为21名孩子申请心连心基金,占全校学生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她为孩子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与爱心单位手拉手,孩子们的校服和学习用品都是由爱心单位资助;她带领全校员工布置房间,免费解决了孩子们的午休问题;她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亲自带领教师送教上门。她用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联系旅行社免费带孩子们游玩。她把满腔的热情,融入到智力残疾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中。
吴爱云,女,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友谊南里社区党建指导员。她在基层工作30余年,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基层,把爱心留给了社区的残疾人。每逢节假日都会为残疾人举办各类的慰问及志愿服务,每年举办一届社区居民残疾人运动会。在她的带领下,友谊南里社区工作者把残疾人当成家人,每家每户残疾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用爱心和真情温暖着每一位残疾人的心。该社区被河北省残联授予特奥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她本人曾获得唐山市“优秀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路南区评为“优秀生产工作者”称号。
么春玲,女,汉族,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小山街道花园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她是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省十三次妇代会代表,省级三八红旗手,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省级优秀党组织书记,她更是社区内残疾人的知心大姐,用女性特有的知性和柔情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她是残疾人的娘家人,大家长。残疾人的邻里纠纷、下岗失业、婚丧嫁娶她忙前忙后,用一腔赤诚和真情和残疾朋友心手相牵,她为15名残疾居民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帮助5户残疾困难家庭办理了低保,连续8年组织社区为残疾人过集体生日,她深入开展 “百杆旗、牵千手”、“关爱无止境、欢乐无极限”、“感恩有你、暖心同行”等扶残助残系列活动,受益残疾人有200多人次。
左美玲,女,汉族,1988年4月生,中共党员,路南区广场街道残联专职干事。她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请专职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做康复指导;救助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学生18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残疾人纳入到困难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内;她经常深入残疾人家中,调解残疾人家庭矛盾,引导残疾人快乐生活,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书法、文艺、残疾人运动会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张燕玲,女,满族,1973年5月生,中共党员,路南区民政局主任科员。她负责残疾人救助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将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残疾人家庭,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采取有力措施 “应保尽保”。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对残疾对象在内的低保特困户、低保边缘对象因患重大疾病陷入困境时实施临时救助。她经常深入一线,走访残疾人家庭,摸清残疾人基本状况,推行低保一站式医疗,缓解了困难残疾人“看病难”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关爱残疾群体。
周滨,男,汉族,1978年6月生,中共党员,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残联主席。自2013年分管残疾人工作以来,他凡事想着残疾人,心中装着残疾人,用真心、诚心、耐心投入到残疾人工作。三年来,他始终坚持深入到残疾人朋友家中,帮助十余位残疾人实现就业,走出了自卑,改变了命运。康复村是闻名全国的地震截瘫人员居住的自治组织。为了活跃这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的业余生活,他多方筹资,联系残联、结对爱心企业投资2万余元为康复村兴建活动室,增加了娱乐设备,丰富了康复村业余文化生活;他协调建立了全区首家残疾人手工业服务基地,带动全区20多户残疾人进行家庭手工编制,深受广大残疾人欢迎。
- 上一篇:丰南区残联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 2016/5/6
- 下一篇:路南区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