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联五措并举 全力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
来源:省残联办公室 时间:2018-05-29
贫困残疾人是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返贫率较高的特殊困难人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点抓好五项扶贫举措,打造立体化扶贫格局,扎实推进贫困残疾人扶贫脱贫。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充分发挥省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优势作用,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整合多方资源,制定出台系列扶贫政策。会同省委组织部等2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河北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各部门推进残疾人脱贫职责,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帮扶。会同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帮扶残疾人专项行动的通知》,从残疾人证申领、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就业、辅具适配等方面对帮扶7000多个贫困村残疾人作出具体安排。2017年,各级残联在全省范围内逐村逐户开展贫困残疾人识别认定,将16.87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并完成了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摸清了贫困残疾人各项需求信息。
二是增强“造血”能力,推进就业脱贫。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逐步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重点实施产业助残扶贫,推进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至少享有一个产业扶贫扶持项目、一项产业扶持项目收益,特别是廊坊市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精准帮扶 鹅富千家”工程,每年免费给每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100只左右“脱贫鹅”,并提供雏鹅繁育、防疫、养殖技术培训和成鹅收购“一条龙”服务,促使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制定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发展手工制作促进贫困残疾妇女就业脱贫及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等,对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水平作出安排。实施残疾人“互联网+”万人就业(创业)工程,仅2017年就有5527名残疾人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去年,全省新增城乡残疾人培训33282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659人,新增农村就业6330人。
三是实行兜底保障,确保不落下一个残疾人。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保障贫困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2017年,全省为41.78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52.02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从2018年起,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55元、50元调高至每人每月66元、60元。推进“靠父母或其他亲属供养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政策落实,全省22.59万名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支持291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了危房,为1983户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
四是保障残疾人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扶贫先扶智,既注重帮助残疾儿童少年解决入学问题,又注意进行帮扶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会同教育部门对全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逐一入户进行走访,积极帮助解决入学难题。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从14678名减少到1858名;对还未入学的儿童,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制定教育安置方案。提高贫困残疾大学生的资助标准,将考入高等院校贫困残疾学生资助标准提高为研究生6000元,本科生5000元,有效缓解了贫困残疾学生上学压力。
五是减轻医疗负担,预防残疾人返贫。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医疗负担过重和就医难等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实施18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人工耳蜗康复救助,为598名残疾人实施人工耳蜗手术,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负担。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减轻残疾人康复救治支出负担。
- 上一篇:古冶区残联筹资70余万元开展“助残月”扶残助残系列活动传递大 2018/6/7
- 下一篇:路南区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