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路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 
你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唐山市路南区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走、访、送、办”活动的情况汇报

2013-11-05 16:53:30      点击:

为贯彻省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着力改善残疾人民生,根据市残联《“走百村(社区)、访千户(人)、送温暖、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单位现将开展 “走百村(社区)、访千户(人)、送温暖、办实事”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谋划,制定方案

按照市残联下发《唐山市“走百村(社区)、访千户(人)、送温暖、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具体要求,我单位专门召开班子会议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 “送温暖、送健康、送技能、送文化、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深化此项活动,将温暖和帮助送到每个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手中,让每一位残疾人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亲切关怀,引导残疾人正确面对生活。

二、深入基层、听取民声、了解民意、解决问题

路南区残联对全区6000余残疾人进行摸底,通过各乡、街道办事处摸底上报贫困残疾人名单和与区民政局低保科一一核查筛选出全区50名贫困残疾人,分成6个小组,深入基层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区残联工作人员认真听取贫困残疾人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意见建议近百条,重点涉及困难补助、就业帮扶、辅助器具、丰富娱乐活动等多个方面。

路南区残联按照这些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梳理,认真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帮扶等行之有效的活动。一是举办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路南区残联与京兆培训学校携手,为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包括计算机使用与维修、面点、按摩、插花等一些适合残疾人朋友掌握易学的职业技能。此外路南区残联专门举办了法律知识系列讲座,不仅提高了残疾人的劳动技能,还增强了残疾人学会维权,懂得守法的法律意识。许多残疾人纷纷表示:“今后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及职业技能,并将所学到的实用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实现自身价值”。目前,已有200余人参加计算机和面点培训。二是开展了农村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聘请唐山市农科院研究员、河北蔬菜网络视频服务台主席专家王永存和唐山市农牧局农业推广研究员王素华两位教授结合农村残疾人自身实际,因材施教,为百余名残疾人及残疾人直系亲属讲解了大棚、暖室搭设的条件,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情况选择大棚的结构和种植的选择、大棚日常的管理、农作物高产、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深受农村残疾人的欢迎。三是以“爱心服务社”为载体开展帮扶助困活动。通过与多家企业和有能力的个体经营者结合,吸纳一批有爱心、有能力,愿意为残疾人服务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加入到爱心服务社中来,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定期帮扶救助,安排残疾人就业,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等爱心助残行动。通过爱心服务社,目前已为钱营矿区身患尿毒症残疾大学生叶超送去一次性困难救助金,安排残疾人就业5人,基本解决了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四是组织开展了秋季趣味运动会。为了丰富残疾人的文化娱乐活动,路南区残联在区残联会议室和唐山市康复村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趣味性运动会。比赛项目涉及定点投篮、托球行走、跳绳、飞镖、象棋、跳棋等7个精彩项目,吸引了全区乡、街200多名残疾人参赛报名。首届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的举办,不仅激发了残疾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自信心,还深化了“喜迎世园会,争做文明人”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友在全区征收搬迁、市容整治工作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好市民,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五是积极开展扶持残疾人创业活动。路南区残联对全区8名残疾人进行创业帮扶,特别是对星愿教育托管中心的创办人——杨星进行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区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对开办学校的运行进行详细询问,对校舍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也看望了在那里托管学习的残疾儿童,并送去价值千元的慰问品。

截至目前,路南区残联走访慰问残疾家庭59户,涉及39个社区,救助贫困残疾儿童2名,对1名精神残疾人托养给予补贴,发放辅助器具45个,扶持8名残疾人创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路南区残联目前对14户残疾人家庭已经完成无障碍改造,下一步将对余下的3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

2、对有需要按摩培训的残疾人进行统一培训,聘请资深按摩老师进行授课,让每一位希望从事按摩行业的残疾人能够掌握到正确的按摩手法和技巧。

3、继续做好残疾人康复救助。进一步落实好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发放、实施白内障救助、精神病免费服药和住院救助、以及孤独症儿童救助和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等康复救助活动。

4、依托爱心服务社成员,吸纳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对极度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开展爱心救助活动,对一些有能力但又不好就业的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安排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