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南区残联 “十件实事” 确保残疾人普惠特惠政策全面落实
2019-01-03 14:21:18 点击:
2018年以来,路南区残联紧扣“改作风、强服务、夯基础、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为抓手,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康复、救助等工作措施,将残疾人最关心、最迫切而又最有可能办到的事情纳入到为残疾人服务的“十件实事”中,倾力办理,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多措并举,助推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攻坚。区残联为建档立卡21户31人建立台帐,制定不同帮扶措施,发放惠残政策明白纸,落实各项惠残政策。坚持以“七个优先,七个保障”为抓手,与区卫计局、民政局等部门协调联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实现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优先、公益性岗位安置优先、精准康复优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家庭无障碍改造优先、菜单式康复器具配备优先和精神病患者免费用药和免费住院治疗优先。全年,实施重大疾病一次性临时救助3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5万元;开展“精准扶贫、温暖行动”系列活动,送去米面油3份、500元慰问金,为20户分别送去四季被褥1套和日用品爱心大礼包1份;为12户实施户容家政服务;为15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发放助行器、助听器、轮椅、盲杖等辅助器具22件;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5户;举办两期农村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班,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年龄段的贫困残疾人实施技能培训9人次。实现“七个优先全覆盖,七个保障全落实”,真正从扶志、扶智两方面提升贫困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二、实施普惠与特惠政策,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实施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机制,对全区43名低保残疾人、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双残家庭以及因病、因灾等突发性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7.3万元;落实残疾人生活和护理“两补贴”政策,全年协同区民政局为826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约65.41万元,为1868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34.5万元;为58名残疾人家庭发放有线基本收视维护费补贴和发放燃油补贴;为428名低保残疾人免费办理人身意外险;全面落实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累计为3237名残疾人办理爱心公交卡,使全区更多残疾人朋友享受特惠与普惠政策。
三、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打造全市一县一品服务品牌。区残联为深入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在全市率先分步实施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小山街道花园里、联合里社区为试点,对东片区有需求的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专门制定一整套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套餐,探索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项重点、“四个一”服务模式、“四个一”服务流程。我区有需求的8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最先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深受广大残疾人欢迎。今年3月14日,时任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朱立杰赴路南区调研,对路南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社区“四个一”康复机构以及扶残助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四、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方便残疾人出行。为了扎实做好2018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一重点民生工程,区残联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残疾人家庭摸底调查,确定改造对象和任务后,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190名有需求的贫困重度视力残疾人以及建档立卡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前安装声光门铃、坡提改造、厕所改造等项目已全部完成,大大解决了残疾人出行难、如厕难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及参与家庭生活能力,增强了残疾人面对生活的信心。
五、实施培训就业工程,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年内举办了计算机、中西糕点、插花、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班,培训社区残疾人700余人次,先后带动50多名残疾人从事家庭手工业。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实际需求,区残联在稻地镇、女织寨乡举办了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班,现场发放种植养殖书籍、电子光盘、种子、化肥等农资品,累计培训200余人次,使贫困残疾人掌握了农村实用基本技术。培训结束后,区残联举办了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39名残疾人获得奖项,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
六、聚合社会力量,搭建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在唐山金匙集团和文北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区残联协助残疾人个体创业者在文化南北街、荷花坑市场建立了全区首家残疾人手工基地和手工编织培训中心。中心采取以残助残、以残帮残的形式,免费培训残疾人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并提供加工销售平台,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初步形成了“一个品牌,两个基地,三个平台”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体系,目前已带动100余名残疾人参加家庭手工编织,累计编织和销售手工作品10000多件,其中有12人创办微商淘宝网店,使残疾人在家就能创造价值。区残联通过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对15名自主创业或带动残疾人就业的“个体创业明星”给予一次性5000元奖励,激励更多有思想、有能力、有抱负残疾人新锐力量实现创业成长。今年7月,路南区代表唐山市接受省十三五规划评估领导小组中期评估验收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得到省、市领导一致好评。
七、实施“扶残助学”项目,助推残疾学生圆梦。制定了《路南区“扶残助学”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考入中、高考等院校贫困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以及残疾儿童学前助学、义务教育残疾学生教育资助项目,为9名贫困残疾儿童,发放0.9万元资助金;为3名贫困残疾人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发放资助金0.9万元,减轻了受助残疾人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协同区培智学校开展“一路同行、结对帮扶”项目,利用节假日,组织助残志愿者老师深入各乡镇为贫困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康复、送教育服务59人次,使受助残疾人家庭感动不已。
八、实施个性化器具辅具适配项目,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帮助残疾人实现自理自立、走出家庭、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满足其对辅助器具的个性化需求,今年区残联实施了以“辅具入户、服务进门、暖心适配”为主题的困难人辅助器具适配项目,针对残疾人不同康复需求,为697名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助听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对一批贫困重度下肢残疾人适配大腿小腿16人,对有需求并符合适配器具辅具的残疾人适配率达到100%,为残疾人出行以及康复训练提供了方便。
九、提升精准康复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目标。区残联会同区卫计局出台《关于全面做好2018年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的通知》,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年累计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精神病免费服药和住院、救助治疗、康复训练等精准康复服务1290人,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3%,其中重度残疾人、残疾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一户多残家庭等重点有需求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比例达到100%。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全年完成1069人,覆盖率达100%。
十、实施文化助残和体育助残项目,让更多残疾人活出精彩。举办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全区共有150多名残疾人参加;出台奖励激励措施,促使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不断涌现;2018年全市第五届残运会,路南区代表队以7金、4银、2铜和5枚集体金牌的优异成绩,登上全市金牌、奖牌双榜首,李冬梅、李柏青等残疾人运动员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金牌73枚,充分展示了路南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竞技体育知识宣传力度,启动“康复健身周”活动项目,在社区建立自强健身示范点3个,其中省级2个,国家级1个,带动全区2500多人次残疾人参加体育康复锻炼;联合区文体局启动了“文化助残、放飞梦想“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文艺汇演,1200多人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残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我区更多残疾人生活得更加幸福而精彩。
- 上一篇:路南区残联召开残疾人 公益性岗位考评会 2019/1/3
- 下一篇:路南区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