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路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 
你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区县交流

玉田县残联以培训为抓手扎实开展“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

2017-12-27 10:33:43      点击:

 

 

全市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玉田县残联把开展残疾人系列培训定位为品牌创建项目,强力予以推进,全县残疾人广泛受益,不断实现了脱贫致富,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良好效果。

一、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活动伊始,为找准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与全县广大残疾人需求的结合点,让创建活动真正做到扶残、助残、惠残,实现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的目标,玉田县残联开展了大调研活动,先后深入到20个乡镇,83个村进行调研。同时,充分利用残疾人动态更新和需求大调查成果,对残疾人需求进行了分析梳理,进一步摸清了残疾人的需求。通过调研发现,全县农村残疾人家庭户,特别是一户多残的家庭户,普遍缺乏致富项目,生活水平低于健全人家庭户,致富脱贫的要求尤为强烈。在此基础上,玉田县残联专门召开了理事长办公会,把开展残疾人免费培训作为全县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载体,制定了《关于打造残疾人培训工作特色品牌的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品牌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

二、分类实施,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为了推动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开展,玉田县残联进一步挖掘县内适合残疾人学习培训的项目,整合县域一切有利资源,采取技术培训+项目扶持的形式,实施了分类培训。

一是以残疾人脱贫为重点。依托玉田县红利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獭兔养殖饲养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獭兔繁殖快的优点,把发展残疾人獭兔养殖业作为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项目。2017年投入资金15万元,举办2期残疾人獭兔免费培训班,培训残疾人98名,其中建档立卡残疾人7名。县残联免费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提供了众兴獭兔种兔1组(4只母兔、2只公兔)及配套笼舍。同时,协调合作社与参加培训的贫困残疾人签定了商品兔回收协议,解决残疾人的后顾之忧。依托玉田县牧富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投资10万元,举办了1期农村贫困残疾人仔猪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残疾人62名,县残联免费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每人提供2头优质仔猪。

二是以推动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为重点。利用手工插花工序简单,劳动强度低的优势,把手工插花作为辅助性就业项目,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通过学习手工插花,既进行了康复性锻炼,又兼顾了残疾人经济收益,实现靠自己双手改变生活的目标。选择玉田县心理康复医院、玉田特教中心、林头屯乡3个单位进行试点,举办了1期培训班。玉田县心理康复医院、玉田特教中心重点集中组织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开展手工插花,林头屯乡重点分散组织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手工插花。

三是以推动互联网就业为重点,开展互联网+”培训。玉田县志达众创空间进行合作,投资3万多元举办了1期残疾人互联网+”培训班,对56名残疾人进行了计算机及互联网基础知识、淘宝运营等知识培训,让更多的有志残疾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员。在此基础上,投资6万多元,在林头屯乡举办了1期小麦、玉米、蔬菜种植培训班,培训残疾人130名,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发放了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同时,将全县122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户139名残疾人纳入了2018年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玉田县残联建立了跟踪服务机制,组织培训机构的技术人员通过微信群、入户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残疾人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巩固扩大培训成果。

三、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残疾人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加强残疾人培训是缩小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距,使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和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启示一:要找准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残疾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在脱贫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需要残联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找准残联人脱贫的切入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玉田县残联开展大调研活动,充分发挥残疾人基本需求动态更新成果,开展系列培训活动,正是找准了残疾人需求与残联发挥职能作用的结合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二:要实现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造血功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都以给钱、给物,均为输血式,以接济救助为主,但始终难以真正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玉田县残联打破以往输血式的做法,从残疾人最根本最迫切的需要入手,采取技术培训+项目扶持的方式,初步形成了技术培训为主导,项目扶持为辅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据统计,残疾人从事獭兔养殖,每年每组獭兔可为残疾人家庭增收3000-4000元,仔猪培训可实现残疾人家庭增收2000元左右,实现了参加培训残疾人的稳定脱贫。目前全县从事手工插花的残疾人达80余人,月可实现收入500余元。27名残疾人实现了互联网就业。

启示三:通过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提高了残疾人的自身素质。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更需要广大残疾人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刻苦追求。王莉莉是一名精神类残疾人,今年37岁,患病20余年,今年参加了残疾人手工插花培训,当她把第一个月手工插花的收入交到母亲手中时,母亲喜极而泣说: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家里照顾孩子,没想到现在孩子通过培训也能补贴家里了。通过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玉田县涌现了一批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型,提高了残疾人自身素质,增强了残疾人自力更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