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路南区残疾人联合会! · 
你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这个社区的残疾朋友,收到一份既有“心”意又有“情”义的助残日“礼物”

2017-05-22 17:09:27      点击:

残疾人是不幸的,但生活在路南区花园里、联合里社区的残疾人却是幸福的,在今年全国助残日来到之际,他们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祝福。

5月18日上午,路南区花园里、联合里社区大院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社区干部、志愿者、幼儿园小朋友和社区里的残疾人欢聚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PARTY正在这里举行。



“这个助残日我许愿,身体越来越健康,心情越来越好。” 路南区花园里社区居民崔久奎笑着说。烛光点点、歌声阵阵,一双双小手捧着蛋糕送到了残疾爷爷的面前。


吃完蛋糕,社区志愿者、幼儿园小朋友与残疾朋友又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小朋友的表演天真可爱,志愿者的演唱真挚感人,残疾朋友也不落后,一段原创作品的朗读《我的堂堂正正一辈子》感情充沛,分外感人。残疾朋友、社区志愿者表演歌舞《重回汉唐》、葫芦丝《凤尾竹》、评剧片段《杨三姐告状》等,让残疾朋友感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把活动推向高潮。

社区居民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此次助残日活动,给残疾人朋友打造了一个温馨欢快的交流平台,也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引导居民关心、关爱残疾人,携手打造文明社区,共创建文明城市。


路南区花园里、联合里社区党建指导员么春玲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身边人对他们的关怀,另一方面他们也通过展示,体现了社区主人翁,我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特别温暖。看到他们高兴是我最大的欣慰。” 

据介绍,路南区花园里是个老小区,共有持证残疾人116名,这些残疾人的家庭多半是低保和困难户。多年来街道、社区对残疾居民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社区干部和热心居民专门成立的志愿者队伍,大家深入到残疾家庭中,做家务、聊家长、送慰问品、解决实际困难,还经常为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残疾居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向因病残致贫家庭伸援手


社区残疾人毕占魁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不能打工赚钱,出行只能借助三轮车。屋漏偏逢连夜雨,9岁的儿子又被医院确诊为白血病。生性好强的毕占魁默默承担着这一切,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一家四口的日常开支都是靠老父亲的2000元退休金维持。了解情况后社区为毕占魁申请办理残疾证,一边着手为他申办最低生活保障的材料,同时也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家中慰问,用最快的时间逐级上报,如今毕占魁每月享受4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因妻子和儿子是刘屯农户,还需要到户籍地办理其儿子的低保和大病救助等事项),解决了这个家庭最大的困难。十年间,她为社区的13名残疾人主动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帮残疾家庭度过了难关。


为挽救生命和时间赛跑

 

地震截瘫人员王宜顺今年63岁,他逢人便说:“社区志愿者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医生说再晚一点命就没了”。原来是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时就听到王宜顺的妻子杨丽敏慌忙进屋说:“妈有病了,血压特别高,还吐,咋办呢?”王宜顺一听就慌了,自己还动不了,干着急。么春玲见状,一边安慰卧床的王宜顺,一边拨通了手中的电话,打给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快速出诊,脚步更是紧随着妻子杨丽敏来到住在隔壁单元的婆婆家,随后赶到的医护人员简单查看了病情,诊断为脑血栓的症状,因为还有心脏病,建议最快时间去医院。么春玲立即拨通了120的急救电话,为争取时间,他还电话叫来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到四中门口去接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直到把老人安全护送到救护车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给独居老人解燃眉之急

 

么春玲的电话本里存着好多社区残疾人的电话,而且都是常用联系人,残疾人刘广志便是其中一位。69岁的刘广志在老伴去世后,因为儿子儿媳要上班,还有未满周岁的孩子需要看护,肢体残的刘广志的日常生活就成了大的困难。为排解他压抑的孤寂心情,么春玲经常把他叫到社区里在活动室看看热闹,经常包饺子给他送过去,现在社区主任汪利还负责给刘大爷开工资,买些日用品,爷俩像亲人一样。


帮助残疾居民寻就业出路

 

社区智力残疾人刘营、刘杨是双胞胎兄弟,母亲已经70岁了还身体多病,父亲去世后,母子三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因刘营智力残疾,不能参加工作,在社会上闲逛还担心学坏,就让他在社区办公大厅里常驻,工作闲下来的时候,工作人员还和他聊天,教他写字、认字,也帮着社区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很自然的刘营成为了社区里的志愿者。在区残联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为他申请了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为他增加了收入。

陪着残疾朋友过集体生日

 

残疾人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群体,2009年社区居委会扩建改造,社区首先想到的是要让残疾居民能够出入自如,能有他们的活动空间。因此在社区大院的出入口以及活动室、社区诊所都贴心的设置了残疾人坡道,还开设了60平米的残疾人日间照料间,配备了床、沙发、饮水机和残疾人健身器械,让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特别愿意参加社区的活动。

后来,社区想到借助全国助残日的平台为所有的残疾人过集体生日的好点子,于是在每年的5月份,社区都会买来生日蛋糕,煮好长寿面,组织文艺节目、精心设计趣味游戏环节,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和邻里的关爱;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把独居老人接到社区,一起包饺子,做游戏,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马连利、么春玲)